一个可以免费发布合法广告和外链的外贸论坛

外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回复: 14

混迹阿里这六年

[复制链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09-12-29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混迹阿里这六年
偶尔的机会闯进了中国论坛,看到里面有个阿里专栏,翻阅了几个网友的帖子,觉得有点意思,便注了个册想与这些外贸的大侠们交流交流。注册后才知道中国有条有点象兵营的规矩,新人进来先到新人区呆着,交足功课后,才能“中国”。为了尽快赚够工分,早日“中国”,我只好把我混迹阿里六年有余的经历倾囊倒出,看看版主能否放我一马,让我早日从新兵营毕业。
在这里我不想也不敢侈谈什么“外贸宝典”或者“复盘秘笈”,这些东西论坛里多去了,我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肚子里本无什么宝典秘笈,瞎编出来,于人于己无益。我想把自己这六年来所遇到的一些印象较深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这样写的读的都相对轻松,至于裨益之有无,不得而知,我姑妄言之,各位姑妄听之。
我们是家小企业,刚开张时才十来口人,与其说是工厂还不如说是个小作坊。当时看门的老伯兼着做饭,吃饭时一张饭桌刚好能围着坐得下全厂的人。说来好笑,这家小作坊开张之时,老板连到底要生产些什么都未计划好。初时置了几台机械加工设备,想组装塑料挤出机。等到卖出了几台机器后,看到有家韩国工厂在生产PS镜框条,到市场上一打听价格,利润惊人,于是便打起了生产PS镜框条的主意。这样捣弄了差不多一年,产品是出来了,但却卖不出去,原因是技术未过关,质量与韩国厂家的差太远了。于是又打起了擦边球,生产室内装饰线材。带着产品参加了一两届建材展后,谈了好几家还算大的客户。好不容易弄到的订单,后来还是因为质量的问题,都没有了续单。
这期间,认识了美国一家大公司驻深圳办事处的买手L先生。从他那里好不容易弄来了第一张出口的小单。单虽小,我记得是大约二万元左右,是人民币,不是美金,但这好歹是“出口单”啊,做呗。况且,还正在和他谈一张“大单”,一个月两个40尺柜,每个柜的货值大概在二十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对处于困境的我们这个小作坊来说,无疑是一剂救命的强心针。小单完成了,“大单”却无法接了,老外要求的质量很高,给的单价却很低,刚好碰上原材料升价,接下单肯定亏本。后来一个东莞的台湾老板把这单抢过去了,L先生在离开了那家美国公司后对我说,“那台湾佬亏死了,最后连工厂都关了,卷铺盖回台湾了。”
这是我们这家小作坊的第一次出口,二万元,人民币!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出口单证、出口退税,第一次用我那连自己都听不太懂的英语接待了L先生带来考察工厂的二米多身高的美国佬,好歹有了第一次的出口“经验”。重要的是在外国人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抠门的美国大公司的认可。
七、八年前,“出口”哪可是个火呀。国家开放了出口经营权,私企也可以自主出口了,老外那边都知道中国人窝里斗的德行,中国货要多便宜有多便宜,蜂拥而来掏金。既然有了第一次出口经验,我们为何不走“出口”这条路呢?
那就出口吧,怎么出?参加广交会?当时广交会一个九平米的标准展位炒到三、四十万元一个,我们负担不起。出国参展?想都别想了。除了守株待兔等人家找上门来之外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入那刚刚风行起来的“B2B”潮流。时代不都互联网了,咱能不跟上这潮流的趟吗?当时B2B的门户就两家:亚洲资源(现在的环球资源)和阿里巴巴。这两家的客服代表都找上门来,口吐莲花地阐释各自的优势。老实说,我的评判是两个平台相差不远。亚洲资源做得早,老板是美国人,拥有相当的买家资源,但他们的门槛高,当时好象是二十来万吧,我们囊中羞涩,进不去。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刚开张不久,平台的模式与亚洲资源雷同,但门槛要低得多,当时是四万。我看中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新创业,光是比较两家客服代表的表现就可以从中窥出端倪。亚洲资源的客服带来两位西装毕挺的香港高管,滔滔不绝的言谈里总是夹带着一串串洋文,令我敬佩之余又为自己的英文汗颜。阿里巴巴毕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对客服的英文水平大约没有太高要求,这位年龄不能算小的女孩态度诚恳,工作勤奋,隔三差四地就往厂里跑,一个字:“磨”!我们厂在市郊,那女孩每次来厂都要挤一个小时的公交。三年前她最后一次来厂时已经是开着一辆红色的“城市高尔夫”了,后来升任了某地区经理,据她的同事说,由于早年的员工拥有阿里的股份,她现在已经是“百万富婆”了。于是,经不住女孩的磨功,我们在2003年就加入了阿里的中国供应商。开始了我六年多的阿里经历。
(待续)
------
不看其他回复,只看楼主的贴子,请点击:
http://waimaoluntan.com/viewt ... mp;authorid=1218054
[ 本帖最后由 七色紫罗兰 于 2010-1-28 12:34 编辑 ]
        
友情提示: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支持!
  • A.出于对楼主的尊重以及版规要求,请礼貌回帖,请不要纯表情、灌水、重复内容刷屏和广告。
  • B.本论坛禁止发表一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言论。
  • C.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原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厂里懂几只洋文的就只我一个,上上网我也还能对付,于是我就当仁不让地开始了e-trading。发图片、做产品介绍、做公司简介,然后是接询盘,复询盘,这些机械的程式,是每个B2B过的人都熟习的。回复询盘后,一些有回音,大部分却石沉大海,这种经历恐怕每位B2Ber(我刚发明的名词)都体验过。就算是往返了几次邮件的,过一段时间后却又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你一人”。最经典的是一位美国的M女士,她说是要订购一批镜框条,型号、价格、数量都谈好了,她说:“I will order soon.”我满怀欢喜地等了一个星期,再给她去信,没有回复。我干脆把传真发过去,一样没有回复。因为英语水皮,一直不敢打电话过去,后来也只好硬着头皮打了个电话,谁料却是空号。时至今日,也再没有收到M女士的任何信息,其中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令人沮丧之余,希望也是有的。我在网上做成的第一笔买卖是跟一位来自黎巴嫩的G先生。他给了我一封邮件,他的英语比我还糟糕,不过意思还是能明白的,说下周来中国,要到工厂走走。我当然去信表示欢迎。他也没回信,一周后,傍晚时分,他和一位讲着一口流利阿拉伯语的中国人M先生出现在我们厂里。没有协议,没有正规的订单,看了我们的产品和报价后,在一张信笺上写了一堆他要的产品型号和大致的数量,然后说他要一个40尺柜的货,可以按照他纸上的数量比例配货。谈完后差不多是晚上九点了,我请他到一家清真饭店吃了顿饭。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把他要的产品按一个40尺柜的装载数量计算好,发了个PI给他,但连去几封信都没有收到回复。过往的经历让我紧张起来,莫非又是一只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大约是十天后吧,晚上的八点来钟,我正驾车走在广深高速,忽然接到他的电话。G先生用他蹩足的英语对我说,他在机场,要回黎巴嫩了。我连忙问他我们的单子怎么样了?他说价格太高了。为了能谈成这第一笔网上生意,我问他希望什么样的价位?“30% discount”。“What? Impossible! ”我叫了起来,把手机挂了线。此时的我懊丧得几乎想把手机扔出车窗外。什么样的人?我给他的价已经是很低了,再降30%,原材料的钱都不够!我猛踩油门,风驰电掣地在高速上狂奔,在我将要下高速时,手机响了,是M先生的电话。“M生!你的那位G先生怎么回事?”我对着电话吼叫。“你放心,这笔生意做成了。”M先生不紧不慢的声音,他接着说,“你的价格已经低得超乎他的想象,这几天他又在国内转了几家厂,没有一家的报价比你们的便宜。”“他刚才还要砍30%?!”“你不懂中东人的想法了,就象我们中国人走进服装商场,不砍价做不成生意。”心里有如一块石头掉在地上。果不然,几天后收到他的订金,一个月后,货出了,款也收到了,第一笔网上生意成功了。M先生对中东人的评价确实精辟,成为我以后与中东人打交道的座右铭。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下,自我鼓励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询盘,复询盘,日复一日,枯燥无味,间或谈成一些小单,转眼间,与阿里一年的签约期差不多到了。正在考虑是否与阿里续约时,我收到了来自美国的T先生的一封邮件,他问我,你们是生产PS微发泡挤出产品(Extruded PS Foam,这个名词也是我从阿里学到的)的,能否生产附图的产品?我回复说,可以。他的回信很简短:“Ok. I have too much to talk with you.”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这位T先生。数天后,我在办公室接到他给我的电话,他说后天要来中国,想到工厂看看。我说,没有问题,我去机场接你。
两天后,我在机场见到了T先生,40出头,个子不高,米7左右吧,精干壮实,如同许多美国人对衣着并不特别讲究一样,身穿一件普通的短袖T恤,但衣服合身,人显得很精神。从路上的交谈得知,他在墨西哥有间工厂,正在为美国的一家规模很大的生产门的公司提供部件,这次他要跟我们谈的项目也是与这间大公司有关的,一旦成功,前景非常好。T先生此次来访,只是看了一下工厂,了解我们的生产能力。好在这一年,虽然接到的订单断断续续,但老板还是增添了设备和人手,使得原来的小作坊有点象间工厂了。T先生看来还是比较“满意”的,满意这所以加引号,是我后来弄明白了,外国人要开发一些新产品,他们往往会找一些规模不大不小的企业,大企业有生产能力,但也有扛价的能力,利润太低不会去贸然开发一个新产品;而太小的企业则产能及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这大约就是T先生看中我们厂的原因。
由于T先生描绘的前景,我们与阿里续约了。
之后,我与T先生频繁地来往信件,他发给了我许多详细的技术资料,我向他汇报产品开发的进展情况。这位T先生是个工作狂,就算是在车上,也经常摆弄他的Lap Top。有一次我在下午三四点的的时候给他去了个邮件,没想到居然马上收到他的回复,这家伙好象不用睡觉似的。接下来是打板,送样测试,如此往返N次,持续了半年多。这期间,T先生多次来厂。
最后一次打板时他要亲自过来看样板。由于他一直催得很急,所以当样板差不多时,我就告诉他可以来了。结果他来到的第一天,样板未能出来,到了第二天,他说来时已订了明天的回程机票,但仍很希望这次能带走样板。看这意思,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要把样板弄出来的了。到傍晚,样板还是有些瑕疵,仍须修改工艺。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T先生出去吃晚饭。对外商的迎来送往少不了饭局,按惯例自然是我们作东请客。T先生来的次数多了,也会主动邀请我们去吃饭,但声明由他埋单。初时我们不习惯老外请客,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了。通常是我们请他一顿,他请我们一顿,成了变相的“AA制”。时间紧的时候,他也会在饭堂随便吃一点。他对中国菜并不“感冒”,喜欢吃干煎干炸的东西,墨西哥菜和印度菜是他的嗜好,但对这些东东,我们广东人也不“感冒”。他很清楚这一点。终于有一次在我带他到一家川菜馆吃过香辣蟹后,我们找到了共同点。于是每次提出饭局,他就说,“Spicy crab!”
吃完spicy crab,我要送他回宾馆,我回厂里等样板,明早把样板送到宾馆,顺便送他到机场。他听说我还要回厂,就无论如何都不回宾馆了,硬要跟我回厂等样板。他说,只有他能判断样板是否合格。于是,我们俩又回到厂里。我们呆在办公室可做的事并不多,隔一个小时左右到车间看看样板的进展。到了凌晨两三点,我看他也累得撑不住了,就泡了一壶浓得不得了的铁观音,办公室里没有咖啡,只好用铁观音充数了。他呷了一口,苦得眉头紧皱。但浓茶的提神作用还真的不错,咽下几口茶后,我俩的精神都好了点,我就与他胡侃起来。他指着工厂门口的陶瓷关公塑像问我,“这尊是什么佛?”我告诉他,“这不是佛,是一位古代将军,姓关名公。(呵呵)”。他问我,“关公将军?不是那位Sunzi?”“Who is Sunzi?”我愕然。“就是那位著有Art of War 的老兄。”他显然对我不知道Sunzi大失所望。“Art of War?”我依然愕然。于是他打开笔记本,利索地翻出一个网页,指着一篇文章对我说:“Art of War, Sunzi.”我看了一下文章标题,大意是中国古老的Art of War 应用于商战。我明白了,孙子兵法!好你个美国佬,连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都出口到你们那里了!

样板终于得到确认,T先生亲自过来看看装配时会不会出问题。因为要借用其它厂的设备,于是,带着样板和其它配件,我们来到了一家小工厂。车间里的温度又高,地面又满是木屑,为了测量装配后的精度,T先生趴在地上,手拿卡尺,认真测量了足有半小时。当他爬起来时,汗水淋漓,全身沾满了木屑。他那模样哪里象一个美国老板,活脱就是一任劳任怨的民工。他毫不在意,拍拍身上的木屑,满面笑容地做个手势,“Ok!”
历经一年有余,终于等来了订单,与T先生的合作正式开始了。通过与T先生一年多的交往,这位来自太平洋彼岸的老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我与他也成了交情不错的朋友。
你要以为从此就一帆风顺,万事大吉你就错了,这世界可能从来就没有这等好事,至少我就没有碰到过。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61
发表于 2009-12-29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要厚道。看了就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7

帖子

3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0
发表于 2009-12-29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看看,多想想,趁着现在老外休假期间,我们外贸新手要好好学习了,积累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订单是两个40尺柜,货一到客户手上就收到投诉了,产品尺寸公差达不到要求。我们当时就蒙了,要是索赔的话,我们这个小厂就得关门大吉了。幸好很快收到T先生的来信,说这次发生的问题责任不全在我方。客户没有事先对公差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他们作为中间商也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因此,这两个柜的损失由他们负责。
接着,客方公司发来了详细的技术标准,我估计这帮家伙原先对这个新产品也没有一套严谨的标准,等到装配时才根据实际操作碰到的问题仓促制订出来,这从标准的日期可以看得出来。T先生派出专人来厂帮我们制订生产和检测标准流程,并要派人长驻工厂监督生产与质量。不久,客方公司派出一个五人专家小组来厂考察。一番折腾后,正式订单终于来了,一年的订货计划,大约有五十来个柜。
此时,我们与阿里已是第三次续约了。当然,这两年多来我们也从阿里接到一些其他客户的单子。而我也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请了两个女孩帮忙做复盘这一块,每天的询盘还是先由我过目,然后再分给她们作回复。接下来的两年,平平淡淡,无惊无险。销售额虽然每年都保持超过五成的升幅,但工厂的规模扩大了,设备和工人的增加使得每年的利润基本上就都砸到了新增的设备和人工上。复盘的工作我基本不做了,主要是与一些老客户保持着联系,另外的一个任务就是接待那些来访的客人。
说到接待外商,不得不提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事。那年头,来中国的老外特别多,往往来回了几封邮件后就说要来看工厂。你说你要是真心来中国淘金的商人那倒也罢了,可中国人的好客感动了全世界人民,“过门都是客”嘛,何妨是对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一概好吃好喝的招待,在这盛名的感召下,一些外国的调皮分子办起了来中国享受免费大餐的“美食旅游团”,广东人简称之为“大食团”。你别以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我就真的碰到过。一次收到一份传真,说我们是美国某公司的,看中了你们的产品,要来你们厂考察。到了约定日子的前一天,一个说是该公司的女翻译打电话给我,说他们现住在广州某酒店,连她在内共有十二人,让我派车去接。乖乖,这哪是商务考察,整个就是一外交使团了吧!他们连人带行李塞爆了我们派去的一辆十二座面包车外加一辆小车。在厂里逗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拿一张手写的草图,说这是他们要的东西,然后匆匆看了一下车间,就到了午饭时间。紧接着当然是招呼吃饭。在饭店里开了间房,一张大圆桌刚好能挤得下。点菜时客气地征求他们的意见。略略谦让一下后,两条大汉跟在我后面来到海鲜档点菜。“椒盐龙虱!炒蚕蛹!”后面一家伙居然会说中文!这倒也罢了,这些菜名,不是地道广东人,绝对叫不出来。不行,我得赶快出手,要不这家伙要来个每人一位“佛跳墙”我就破产了!我连忙点了好几个大鱼大肉的菜,估计也够他们吃的了。正自以为得计而沾沾自喜要往回走之时,另一家伙突然指着一水池里的龙虾,“Lobster!”那卖海鲜的虽然看起来不太可能懂英语,但下手却快如闪电,一下就捞起一只个头大的龙虾放进磅里,“五斤三两!”这顿饭花了我三千多大洋。席间,他们自娱自乐,不时哈哈大笑,就是没有一句谈到生意上的事,把我这做东的冤大头撂在一旁。吃完饭,那女翻译说他们要到深圳,能否用车送他们去。我说,没有办法,那台十二座是借的,人家有事,不能奉陪。要不,我给你们包辆中巴?我打了个电话给一家旅游公司,对方开价是三千。我没有还价,只是说,到深圳后,客人付款。一伙人兴高采烈地蜂拥上车。那位会讲中文的老兄在车窗对我说,“这生意一定成!”我摇摇手,“88!”心里却想,什么狗屁生意,你到底要做什么都还未跟我说哩。车开走了,他们还未知道车费是要他们自掏腰包的。这小小的恶作剧给我那受伤的心灵带来了一点慰藉。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crp1086 于 2009-12-29 09:42 发表


多看看,多想想,趁着现在老外休假期间,我们外贸新手要好好学习了,积累经验。
我年纪是一把了,外贸却还是新手。这些天也是趁着老外休假,闲着无事写点东西。要多向年青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与T先生公司的合作到了全盛期,顶峰时达到一个月走10个柜。工厂外贸部增加到连我在内五个人,早来的两个女孩已经接到一些单,她们开始负责跟单,而另外两个新来的女孩则负责对新客复盘。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们原有的厂房设备都无法满足订单的需求。工厂搬迁已进入议事日程。但正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福祸无常,古人的智商不比今人低。
2007年,国家在悄悄地调整以出口为主导的政策。人民币升值、连续几次调低出口退税、原材料价格飚升,如同三根套在出口企业膀子上的绳索,而且越拉越紧。T先生也算通情达理,先后两次调高了单价,但怎奈升价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那三根绳索拉紧的速度。终于,在这三重打击下,我们与T先生公司的合作面临终止,因为亏本的生意是不可能持续的。我们一次次地推迟交货期,订单累积越来越多。客方公司向T先生催货,威胁如不能交货则要赔偿损失。T先生向我们多次催货未果,最后发火了,给了我一个邮件,他说他感到非常悲哀,中国人都不讲信用,连我这样的朋友都背叛了他。当时他的公司下面有十多个工厂在为他们生产着不同的产品,估计他们碰到的是与我相同的难题。我回复了他,我也为我的朋友不理解我的困境感到悲哀,我列了一个成本清单给他,我说,只要不亏本我都会继续供货。他于是又一次提高了单价,并且说,这是他所能给的极限了,要不然,他也会亏本。我们反复核算了成本,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产量,这个价格可以保本,于是就开足马力赶货。
这场危机算是化解了,其实,真正的过程要比这里的轻描淡写要远复杂得多。我与T先生之间有过一次艰难的面对面的谈判,因涉及商业秘密这里就不说了。在商言商,做生意的都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无可指责的。总的来说,我的这位朋友T先生不但是个工作狂,是个精明的商人,还算得上是个坦率友善的人。
2007年底,美国次债危机的消息传来,一些专家关于即将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预言已不太象是危言耸听的迂腐之谈。但正是此时,在我们与阿里第五次签约之后,工厂搬迁的计划开始实施。崭新的厂房,宽敞的办公室,新的生产和办公设备,看起来是鸟枪换炮了。但这到底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抑或是一次破釜沉舟的壮举,至今我还没有结论。
2008年元旦,工厂正式在新址开张。尽管金融风暴已是开始席卷全球,国内不少出口企业纷纷倒闭,珠三角的许多港商台商开始撤资。但我们上半年的形势尚是差强人意,销售额仍保持着上升的势头。下半年开始,我们真正认识到金融风暴的威力了,几乎所有客户的订单都嘎然而止,连T先生公司的订单也从每月10个柜减到2个柜。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09-12-29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心学习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1

帖子

13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发表于 2009-12-29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很认真的“新人“!支持鼓励!! 继续期待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
发表于 2009-12-29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心学习!
努力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

帖子

10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发表于 2009-12-29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就顶!
我还在第一步慢慢煎熬,一个询盘都没,那么多产品,公司连产品图片都没,我还得自己拍照自己处理,那么多网站,一个一个注册,一张一张上传,就我上传,还是一个询盘都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7

帖子

18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86
发表于 2009-12-29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继续更新中,一年一年的坚持下去,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论坛

GMT+8, 2024-5-10 20:09 , Processed in 0.11752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23 外贸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