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免费发布合法广告和外链的外贸论坛

外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回复: 14

[注意]★★★浙江历史人文集(一)★★★(杭州,宁波,温州)

[复制链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发表于 2005-4-16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不仅是一种文化,它也是一种财富
浙江历史人文集正在收集整理中~请朋友们勇跃投帖(谢绝灌水!!!)
                                                        ----------杭州,宁波,温州地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7 14:06:26编辑过]
友情提示: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支持!
  • A.出于对楼主的尊重以及版规要求,请礼貌回帖,请不要纯表情、灌水、重复内容刷屏和广告。
  • B.本论坛禁止发表一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言论。
  • C.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原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秋水
秋水,本姓沈,从姓花,原名慧芝,是晚清时上海滩上一个名声不大,但颇有内蕴的艺妓。当时有一个镇江军阀陶骏保对慧芝已有爱慕之情,欲为其赎身,就在慧芝终身未定之际,史量才出现在她的面前。史量才仪表堂堂,才气横溢,办事干练,思想开朗且进步。1904年创办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后还担任过《时报》的主笔,在上海颇有业绩和名声。史在家乡时就由父亲作主,和表妹庞明德订了亲。史量才对花慧芝十分注意;另一方面,史的才情仪表也深深地吸引了慧芝。一天,陶骏保南下寻花慧芝,身携十万巨款,本拟为之赎身后,购房置地,不料在上海被刺客暗杀,经此变后的花慧芝决计投入史的怀抱;而史也是落花有意。   沈秋水进入史家后,带过去一笔巨大的财富,史财力雄厚后,于1913年盘进了当时上海颇有名的《申报》,加上他后又吃进《时事新报》、《新闻报》等报馆,使他成了上海报业的巨擘。在1921年,史还与南洋侨商创办了中南银行。从这里可看出沈秋水对于史公子的深情厚意和财力奉献。   然而,几年后史有了外室,并为史生下一个女儿,沈十分伤心,正室有子、外室有女,而自己--侧室却孤单单的一个人!为此整日郁郁寡欢,背人弹泪。史量才为补偿这份歉意,特意在杭州西子湖边的北山路为沈营造了一幢别墅,题名为“秋水山庄”,秋水山庄背靠葛岭,面对柔顺的西湖水,如果再把目光抛过去对面就是“孤山孤绝谁肯庐”的放鹤亭。史还特意陪沈在别墅里过了一段琴瑟交好、共奏一曲的甜蜜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史倾向于抗日,他的激烈进步思想遭到反动当局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在去上海的汽车上被暗杀。消息传来,沈秋水面对西湖,望穿秋水,“往日的情景,只留下眼前的凄情……”在安葬史量才之前的家祭上,沈秋水强打精神,素衣素服,怀抱一架和史量才共同弹奏过乐曲的七弦琴,在灵枢前弹了最后一曲“……更残漏尽,孤雁二三声……”,曲尽弦断,她徐徐将琴投入火缸。   安葬史量才后,沈秋水万念俱灰,毅然将“秋水山庄”捐作杭州的慈善事业,“尚贤妇孺医院”的匾额换下了“秋水山庄”的匾额。此后又将史公馆捐给上海育婴堂,而她自己搬入另居的一个单间,终日放下窗帘,谢绝接待来客,终日里凄凄惨惨切切,以度余年。1956年,沈秋水在杭州去世,亲属根据她的遗愿:不葬在史墓的左侧--不再在“阴间”做“小”,而葬于南山公墓。秋水伊人就这样完成了使命,但为杭州留下一曲《秋水伊人》的歌和一幢秋水山庄!  
都锦生
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反复钻研,绘制成一幅意匠图,并在学校实验工场亲自轧制花版,亲手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5*7(英寸)的“九溪十八涧”。    后在亲戚宋春源与钱庄资本家宋锡九的支持下,购置一台手拉机,雇工人一名,于1922年5月15日在茅家埠家中开工织造。由于所织造的丝织风景画新颖别致,价格不高,很受社会欢迎。    1926年,都锦生已拥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五台,意匠八人,职工约一百三四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厂。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一时蜚声中外,远销南洋和欧美等地。    1928年至1929年间,都锦生东渡日本考察,并从留学法国的友人处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全铁电力机,又购得法国制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样品,与工人、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分析,研制新产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日爱国热潮的推动下,都锦生为了抵制日货,停止购买日产人造丝,改用意大利和法国的人造丝。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日机轰炸杭州,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工,不得已将十二台手拉机转移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生产。同年12月,日寇侵占杭州,委任他为伪杭州市政府科长。都锦生坚决拒绝,带领全家避居上海,并在上海建造厂房,扩大生产。    1939年,都锦生丝织厂在杭州艮山门外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为日本侵略者烧毁。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租界,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倒闭,加上重庆、广州等地的门市部亦先后被日机炸毁,都锦生悲愤交集,于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
龚自珍
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    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杨之华
杨之华  女,1900年出生于萧山坎山镇。五四运动前在杭州第一女子师范、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求学。1922年在萧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冬考入上海大学社 会系,1924年由瞿秋白、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妇女部委员。在任上海区委妇女部主任时,曾参加上海纱厂工 人罢工、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撤离上海去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中央妇女部长。1928年6月,赴苏 联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回到上海,仍任中共中央妇女委员,并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工 作。1934年初,调任上海中央局组织部秘书。1935年秋,去苏联参加第七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会后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委。1941年回国途中,在新疆被盛世才逮捕。抗 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获释到延安。全国解放后,历任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国际部部长、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女工部部长。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监 察委员会委员、候补常委。“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被隔离审查达6年之久,于1973年10月20日含冤去世。1977年7月,中共中央为杨之华平反昭雪,并举行骨灰安放 仪式和追悼会。著有《妇女运动概论》等。
毕升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北宋时杭州人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升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他的生卒年月无正史记载可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庆历中(1041一1051年)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等文字。    毕升是北宋时杭州著名印刷匠,他用了八、九年时间,创制了一套胶泥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是选用细腻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小型方块,每块上面刻上一个阳文反手宇,而后用火烧硬。每个字印按用的多寡制备,多的达二十多个,以备同一字印在一个印版中多次重复使用。为便于拣字排版,活宇印按照字的韵目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是制版,按所印文字的字句段落,将字印放在盛有作为粘合剂的松香、蜡和纸灰的铁板上,四周围上铁框,放到火上加热,使粘合剂熔化,待粘合剂稍为冷却而仍有可塑性时,用一平板在字面上加压使之平准。当粘合剂完全冷却固结后,即可付印。最后是拆版,印完后,把印版拿到火上烘烤,粘合剂重又熔化,用手拂扫活字,活字便掉下,可再供排版使用。他还在此基础上研究过木活字排版。还采用两块铁板互换,一版印刷,另一版排版,印刷效率大为提高。毕升的活字印刷,包括了造活字、排版和拆版一整套完备的过程,其原理和今天铅字排印基本相同,每个生产环节,都含有科学规律。
马叙伦
(1884-1970)字夷初。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南社。1911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浙江都督府印铸局局长,旋在上海办《大共和日报》,任总编。1915年起任北大等校教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代总长等。抗日战争前夕,参与组织并担任北平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华北民兵救国联合会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困居上海,专事著述。1939年,曾掩护过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痛斥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敌。1946年参与筹备上海人民反内战运动大会,被推为和平请愿代表,在南京下关被国民党特务殴伤。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三至五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一至三届中央副主席等职。著有《石屋余渖》、《石屋续渖》、《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 1970年5月 4日在北京病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22:58:5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常书鸿
常书鸿 (1904—1994)    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1904年4月6日出生于杭州市,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预科,学习染织专业,1923年染织毕业,留校任教。1925年任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美术教员,1926年,学校转为浙江大学工业学院,任本科美术教员。1927年6月,带职自费赴法国留学,11月考入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后提前升入专科,学习油画。1936年受教育部部长王世杰之邀,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38年抗战爆发后,随国立艺专迁校云南,任代理校长之职。1940年离开艺专,任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兼秘书。1942年9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成立,任副主任。1943年3月到达敦煌。1944年元旦,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任所长。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文化事业局,转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任所长。1956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元月,“敦煌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开幕。1982年3月,调任国家文物局顾问,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举家迁往北京。同年4月回母校浙江大学参加85周年校庆,10月在学校与夫人李承仙合作绘制大型油画“攀登珠峰”。1993年8月,完成《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回忆录。
俞平伯
(1900—1990)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铭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系经学家俞樾重孙。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毕业后在杭州浙江一师任教,后赴英美考察教育。回国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4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18年开始写诗,曾与朱自清等创办中国第一个新诗月刊《诗》。20年代初出版诗集《冬夜》、《西还》、《忆》,后转入散文创作,结集的有《燕知草》、《杂伴儿》等。对《红楼梦》研究有独特贡献,著有《红楼梦辨》、《红楼梦简论》、《红楼梦研究》、《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等。还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其著述已辑为《论诗词曲杂著》。
梁实秋
(1903一1987)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字秋实。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开始写作。1923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美文学,次年考入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各肄业一年。1926年回国,任东南大学教授。而后在上海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文艺观点,受到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革命文艺界的批判。1930年后,任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剧本。1935年创办《自由评论》,并编辑《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抗战爆发后入川,先后在重庆教育部和《中央日报》供职。抗战胜利后回北京任北师大英语教授。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编译馆馆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语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66年退休,专心译著。到 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早年以散文著称,出版了《雅舍小品》(4集)及《秋室杂文》等。晚年又完成《英国文学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23:02: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张嵿
张嵿,字时俊(一作峻),浙江萧山人,进士。正德七年知府事。改迁郡邑两学,取诸盐利,不以扰民。俗信鬼神,嵿大毁淫祠,以祛民惑。雄郡额外虚粮每岁赔六千四百余石,嵿疏于都宪陈汝励,许以盐利椒木,代民输虚粮。以简静平易,休养一方。未几,擢江西参政。

  夏衍
夏衍(1900.10.30—)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生于浙江杭州。曾用笔名还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韦、黄子布、余伯约、司马牛等。  
1914年毕业于德清县立高小,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1915年9月进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次年入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年加入国民党,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任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的常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人中国共产党,在闸北区从事工人运动,并翻译大量文艺作品。1929年秋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9年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
1929年10月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进入明星电影公司担任编剧顾问。1933年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后被任命为组长。此后集中力量从事电影事业,同时主编左翼戏剧刊物《艺术》、《沙仑》。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刊载在《文学》杂志6卷2号。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选为委员,分管电影戏剧和音乐。1936年6月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同年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发表后曾引起争论。同年12月创作了多幕话剧《自由魂》。1937年发表剧本《上海屋檐下》。
1937年8月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2月离沪,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同时创作了话剧《愁城记》、《心防》、《法西斯细菌》等,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为话剧。1945年创作的剧本《芳草天涯》,描写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曾引起文艺界争论。
1949年5月随军进入上海,先后担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文化局局长。1954年调任文化部副部长。曾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剧本。
1965年被免职,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运动。“文革”中度过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全国影协主席、文联副主席,出版了《劫后影谈》、《懒寻旧梦录》等作品。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章太炎
章太炎,名炳麟,字太炎,浙江余杭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很多,有《新方言》、《文始》、《小数答问》、《国故论衡》等,都编入了《章氏丛书》。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精湛研究的学者,而且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园丁。鲁迅就曾经听过他的课,赞扬他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作为一个民主斗士,章太炎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富强,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他一生中虽然也曾有过消沉和迷惘,但是在重大的历史关头,总是泾渭分明。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以后,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由此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时,章太炎毅然从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出走,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他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运动,但是反对康有为神化孔子,反对把康有为捧为"南海圣人"的封建做法,初步显示了他的民主精神。当维新运动破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康有为以保皇党首领的身份反对革命的时候,章太炎断然剪掉自己的辫子,正气凛然地宣告与改良派彻底决裂,并且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论点,痛斥保皇党逆历史潮流而动,强调以革命明公理,以革命去旧俗,论证了革命是最好的出路。文章旁征博引,笔锋犀利,是章太炎革命论述中最光辉的作品,在当时可以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壮举。辛亥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章太炎曾一度消沉,他单纯治学聊以自慰,“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但他那反帝爱国的心灵,仍几度撞出耀眼的火花。1914年2月,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的野心日益暴露,章太炎起来反对,他把袁世凯以前授给他的大勋章当扇坠,跑到总统府,大骂袁世凯包藏祸心。“九·一八”事变以后,章太炎坚决主张抗日。直到1936年临终前,他还表示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一宣言》和团结抗日的主张。章太炎是一位杰出的有着反帝爱国思想的革命家,坚持真理是他反帝爱国的力量源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23:07:3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朱淑真
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 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 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 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辞海》1989年版) 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 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有明毛晋汲古阁课《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 斋所刻词》本等。(同上书)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 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士问 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士问仙为何氏,书曰: “犹传小字在词场。”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 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 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 成浣溪沙一阕。随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 。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动。或疑客所 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
郁达夫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小字荫生,富阳人。三岁丧父,少年时,在家乡私塾及小学读书。1911年考入嘉兴府中学堂,后转入杭州府中学堂。1912年春入之江大学预科,因闹学潮被开除,后转入杭州蕙兰中学。1913年9月,随其兄郁华到日本。1914年夏,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郭沫若同班。1915年秋,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先学医科,后转法科。开始发表旧诗,练习写白话小说。1919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科。1921年7、8月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成立创造社,9月去安庆任安徽法政专门学校英文科主任。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其小说集《沉沦》,曾轰动文坛。1922年3月,去日本参加帝国大学毕业考试,得经济学士学位回国。1923年到1926年间,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在上海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和《洪水》半月刊。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杂志,8月,创办出版《大众文艺》。1929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自由大同盟。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同盟。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3年4月迁居杭州,游历浙皖山水,写有不少游记、小说,以及旧体诗,后以《屐痕处处》、《闲书》为书名结集出版。1936年2月,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邀请去福建,任省政府参议、公报室主任。同年10月,鲁迅逝世,郁达夫去上海为之扶柩送葬。冬,应邀去日本讲学。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积极投入抗日运动。1937年参加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被推为理事长。1938年3月应郭沫若之邀,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曾去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年底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大力宣传抗战。1941年,兼任《华侨周报》主编。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任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主席、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主任。1942年1月,任陈嘉庚领导的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2月,新加坡沦陷前夕,与胡愈之、王任叔等流亡苏门答腊。6月,定居小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以开酒厂作掩护,坚持地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丹戎革岱。;郁达夫生前在文坛上享有盛誉,作品抒发当时“时代的苦闷”,在青年中影响颇大。他一生创作小说近五十篇,散文近二百篇,均以笔调清新、抒情坦率著称。解放前,上海北新书店出版有《郁达夫小说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日记》。解放后出版有《郁达夫选集》(1951年,开明书店,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他还擅长古典诗词,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郁达夫诗词抄》,收有旧体诗词四百多首。
岳飞
1103-1142)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驰骋在抗金疆场上,转战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湖北等许多地方,屡立战功。他组织和指挥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勇敢善战,威振敌胆。金兵中流传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是南宋抗金的重要力量。它在抗金斗争中多次取得辉煌战果。郾城大捷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次。1140年,金兵大举南下,岳飞率领一支轻骑进驻郾城(分属河南)。金将兀术所部主力1.5万名骑兵,气势汹汹地扑向郾城。岳飞指挥岳家军迎战。岳家军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经浴血奋战,大败金共,兀术狼狈逃穿。这就是著名的郾城大捷。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收复了许多失地。这时,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在一天之内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岳飞回到临安后,被解除了兵权。1141年十月,秦桧诬陷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关进监狱。1142年初,秦桧指使万俟澥等强迫岳飞在由他们拟好的供状上画押,岳飞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以申明其冤。随后,岳飞被杀害于风波亭(今杭州小车桥畔)。 岳飞被害后,狱卒傀顺将其尸体草葬于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今杭州少年宫一带)。宋孝宗即位后,为了平息民愤,给岳飞昭雪冤案。后来,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将岳飞的遗骸迁葬于栖霞岭南麓(即今岳坟所在地)。1221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北山智果院被改建为祭祀岳飞的词庙,明朝称忠烈庙,今称岳庙。 现在的岳坟和岳庙是1979年重新修复的。岳坟在庙内的左侧,葬岳飞及其子岳云。石人石马等分列墓道两旁,为明朝遗物。墓道前面待有秦桧、秦桧妻王氏、张俊和万俟蒿的跪像,他们是杀害岳飞的凶手。岳庙正殿内有岳飞塑像、庙内碑刻甚多,为历代文人志士赞誉岳飞的诗词题咏,另有精忠柏亭等文物。 8OO多年来,杭州西湖以有岳飞这洋的忠魂贞骨长眠在青山绿水间而生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23:23:0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区
沈括
(1031-1095),杭州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曾参加过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在对辽和西夏的斗争中也作出了贡献。沈括博学多才.对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学以及文学、历史等都有研究,而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他发展了前人之说,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是太阳射在它上面才发光的;对日蚀、月蚀也提出了符合科学原理的解释;他创制了《十二气历》,接节气定月,有利于安排农事,比欧洲早800多年、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新的高等级数“隙积术”和求积的“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在世界上首先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400多年。在地理学方面,他根据对雁荡山的认真考察,断定雁荡奇峰的形成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冲刷所致,比欧洲同一见解要早60O年。在医学方面,他提出了采集中草药的主张。他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对它的性质和用途作了说明。 从1088年起,沈括居住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东郊),建“梦溪国”,专力从事著述,写成了《梦溪笔谈》一书,共3O卷。《梦溪笔谈》的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方面。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如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木工喻皓的建筑技术,河工高超的关于合龙堵口的先进治河方法等。书中有关历史方面的记述也很多,如对农民起义领袖李顺的事迹、北宋赋役扰民的情况等,都有较翔实的记载。《梦溪笔谈》是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沈括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苏拭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拭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1071年到1074年,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1089年至1091年,任杭州知州。 1089年(宋哲宗元祜四年)夏天,杭州发生了旱灾和饥疫。刚任杭州知州的苏轼。了解到百姓正在受苦受难.就请求朝廷减去杭州上供物品的1/3,用以救济灾民。他自己也拿出一些钱供救济灾民之用。当年入秋以后.杭州地区连日大雨,许多地势低的地方成了一片汪洋,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许多人流离失所。苏武又上奏朝廷,请求减免杭州上供米的一半,并把官仓中的粮食平价出售。  同时,他又多方募捐,建立医疗机构,解决群众看病的困难.由于苏轼体察民情,赈济及时,杭州人民终于顺利地度过了两次大灾荒。杭州经历旱涝灾害之后,苏轼深感兴修水利的重要性。当时,西湖已经严重淤塞.苏轼招募民工,共用了20万工,全面疏浚了西湖,并用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在堤上建造六座石拱桥。后人为纪念他,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苏轼又在西湖中建立三座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种植菱、藕,以防潮泥淤积。他还主持修浚了杭州盐桥、茅山两河,造了堰闸,以便蓄泄湖水。苏轼在杭州任内政绩显著,得到当时百姓的赞扬,也为后世所称颂。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罪恶,反映了人民的痛苦遭遇,因而得到人民的喜爱。由于白居易不事权贵,并且对唐朝的腐败统冶不满,结果遭到上层统治集团的排挤,被贬到外地。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824年,白居易调离杭州,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白居易十分感动、他在题为《别州民》一诗中写道”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难留一湖水,与汝救四年。”他为群众负担重税而难过,也因自己未能为群众多办事而不安。 杭州人民为了纪念白居易,把杭州城西南通往孤山的白沙堤改名为“白公堤”,即现在的“白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谈家桢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 出生于浙江慈溪,1926年进入苏州东吴大学,主修生物学,1930年毕业。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师从摩尔根及助手杜布赞斯基。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70多年,先后发表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文章。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曾任第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常务理事,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1996年当选为于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会长。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国际正式批准命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为“谈家桢”星。
贝时璋
贝时璋男,1903年10月生,宁波镇海人。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192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预科。1921年至1928年留学德国,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1988年土滨根大学又先后两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总编委会副主任,生物学分编委会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他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成果,发表数十篇科学论著,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100多年来,生物学界一直认为一切细胞都只能从原先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而他不但发现,并且以不同种类的生物为实验材料,以大量实验证明除细胞分裂外,生物体内以一定种的物质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一步一步重新建成完整的细胞。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重视,科教电影《细胞重建》也因此在国内获奖,并两次在国际性的科技进步电影节和医学科学电影节上获奖。他在教育方面培养出许多人才。不少学生成了教授、研究员,有的成了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在科学组织工作、计划工作、行政工作,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作出许多贡献。建立浙江大学生物系。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刚成立,他参加生物科学方面研究所的建所工作和组织工作,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大力提倡生物物理学、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参加国家的科学枝术计划工作,访问许多国家。考察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进行学术交流。
朱学勉
朱学勉(1912-1944),原名应端贤,宁海人。1929年到上海做中药店店员、画工,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和新文艺作品。"九·一八"和"一·二八"事烃,激起他对侵略者的义愤,所作《三多今》写道:"家国,家国,依旧风雨飘落。长期抵抗无期,新善双手提携。提携,提携,整个国土送伊!"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学勉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学习结束回浙江,先在浙南泰顺、松阳等地工作,后任中共鄞县县委书记、中共宁波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此后历任诸暨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路东县委书记、诸北八乡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新四军金萧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1944年5月27日,窃据阮家埠、枫桥的汪伪独立第四旅蔡廉部,率四、五两团窜犯我诸北根据地,新四军金萧支队第一大队和独立大队闻报,即上墨城坞东侧扇面山、大坟山、苦竹尖,临高狙击竟日,毙伤伪连长以下10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30余支。我大队长朱学勉、中队附王志清、副排长宣祝云等4人不幸牺牲。汪伪军先头部队进入墨城被发现后,青年农民寿吉荣不顾身家安危,主动与支队政治处钟主任等,带领部队穿山林、摸野径,抢先占据有利制高点。下午1时左右,更有十数群众,由寿全昌带领,输送茶饭到战斗前沿,慰劳亲人解放军。寿叶荣与寿全昌(后参加解放军)不顾密集弹雨,冒着生命危险,将朱学勉等烈士遗体抬至尚武村安葬。为缅怀先烈,1945年7月,枫桥忠义中学改名为学勉中学。1981年5月,朱学勉烈士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周保
周保,浙江鄞县进士。万历十三年任南雄知府。性严毅,律已廉洁。莅任未几,捐俸赎宏道书院于民间。申请抚院奏蠲免保昌虚粮八千余石。丙戌夏,洪水暴涨,城池、桥梁、馆廨冲圯几尽。保委官检踏水伤民田八十余顷,申请题奏,以资修复斗城及馆驿、太平桥,复重建启圣公名宦乡贤祠、尊经诸阁。增修郡志。建德星祠,祀前守之贤者五人。美迹不胜枚举。惜以忧去,未竟厥用。郡人立碑于祠,颂其德政。祠因兵毁,碑亦无存。
蒋梦麟
(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秀才,次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三十四年(1908)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开始接触孙中山,为同盟会在旧金山办的《大同时报》撰写文章。民国元年(1912)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民国6年(1917)获博士学位回国,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孙中山的秘书,帮助孙中山校订实业计划。民国8年(1919)任《新教育》主编。“五四”运动时,支持学生运动,但要学生服从学校领导。同年7月,受蔡元培委托,代理北大校务。反对学生的救国活动,要求学生“一心尽瘁学术”。民国12年(1923),再次代理北大校长,仍竭力反对学生参加反北洋军阀政府的政治活动。民国15年(1926)“三一八”惨案后,态度有所转变,谴责军阀政府制造惨案,支持各校师生的爱国活动,主张抵制日货,因而遭到军阀嫉恨,逃离北京,回到杭州。民国16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试行大学院制,受命出任第三中山大学(后改称浙江大学)校长,兼管浙江教育行政事务。次年10月,任大学院院长,大学院改教育部后任教育部部长。民国19年(1930),因与国民党的元老们意见相左,辞去部长职务,重任北大校长。在几次生长北大期间,创设研究院,提出北大发展的三个方向,一要研究西学;二要整理国故;三要注意自然科学研究,设立最完备的实验室等,对北大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民国35年(1946) 6月离开北大,历任行政院秘书长、国民政府委员、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主委。民国38年(1949)去台湾。继续主持“农复会”工作,并任“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共同理事会”理事,70岁时,“教育部”颁予“当代儒宗”的“匾额”。著有《孟邻文存》、《东土西潮》、《新潮》、《中国教育管理研究》等。
张和松
张和松(约1841~1908),原籍宁波,清同治九年(1870)与同乡人合伙在新市镇北街开设张裕泰饭店。后又独自经营,起名张一品。为招揽顾客,他注重羊肉烹调。由于选料考究,烧制精良,张一品羊肉声誉鹊起。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扩充店面,挂“张一品”金字招牌。光绪三十四年,张和松去世,子永源(1892~1956)继业,延聘名厨掌勺,羊肉质量又有提高。民国13~14年间创制酱羊饺,以仙鹿为商标,价廉物美,人们争相购买。民国20年前后,张永源先后在上海、临平、塘栖、武康开设张一品分店。同时生产罐装酱羊肉,远销京、津、沪、穗及港、澳、新加坡等地,抗战爆发,市场萧条,营业清淡。解放后,张永源重整旗鼓,羊饺畅销不衰。1956年9月18日病逝于新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城关乡金星村)。二十四年中举人。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威丰二年(1852)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五年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次年二月主考。七年七月,御史曹泽(登庸)弹劾他所出试题割裂经文,被革职回京。八年春南归,居苏州饮马桥,时与陈失、宋翔凤相交,切磋经学。十年返德清,后展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元年(1862)春抵天津。四年秋,经两江总督李鸿章推荐,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六年冬,任杭州诂访经精舍主讲。其间,先后至菱湖龙湖书院、上海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长兴箬溪书院讲学。十三年,在苏州马医科巷购地建宅,屋旁余地成曲尺形,叠石凿池,栽种花木,题名曲园。此后,往返于苏杭之间。光绪二十四年,因年老辞去诂经精舍讲席。二十九年,乡举重逢(中举人满60周年),复任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907年2月5日)卒,葬西湖三台山东麓。临终前作留别诗10首,代讣辞行。瑞安孙诒让在《哀世丈俞曲园》挽联中称:“一代硕师,名当在嘉定、高邮而上,方冀耄期集庆,齐算乔松,何因梦兆嗟叱,读两平议遗书,朴学销沉同堕泪;卅年私淑,愧末列赵商、张逸之班,况复父执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归化鹤,拈三大帙手墨,余生孤露更吞声。"
傅云龙
傅云龙(?~1901),字楼元,号醒夫,钟管尚博(今尚坝村)人。喜研究军事。清同治间入京,任兵部主事,后升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纂,撰《方言考》。十三年,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试,录为外交特使,出使日本、美国、秘鲁、智利、巴西、加拿大、古巴、厄瓜多尔等11国。其间,搜集各国地理、风貌、物产、资源等资料,编写图志。十五年归国,呈献书稿,得到光绪帝褒奖,出任机器局会办兼海军衙门帮办。不久,升机器局总办。二十七年卒于沪,赠一品封典。归葬钟管乡后村。
蔡之定
蔡之定(1745~1830),字麟昭,号生甫,晚号积谷山人,德清人。清乾隆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生,五十八年进士,嘉庆元年(1796)授编修,继任高宗实录馆总篡,嗣升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五年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宫、会试同考官、河南正主考。十九年,建议以纸币代银,受到“妄言乱政"处分,降为鸿萨寺少卿。晚年主讲钟山、蕺山两书院,以阐扬理学著称。擅书法,与翁方纲、刘塘、铁保号称四大书家。道光十四年九月初八卒,葬横塘圩风水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许宗彦
许宗彦(1768~1818),字积卿,号周生,德清人。清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初一生。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兵部车驾司主事。性清淡泊,衣食节俭,居官两月,便辞归故里。精天文、历数,自制浑金球,探求地球公转自转规律,曾观测到天王星。著《鉴止水斋集》20卷,对传统经学论点有所辨证。嘉庆十二年,聘为《德清县续志》复审,批校稿本,遗留手迹两册,今藏南京图书馆。妻梁德绳(1771~1847),字楚生,钱塘人,清代女作家。著《古春轩诗钞》及续完长篇弹词《再生缘》。
徐端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德清新塘(今士林乡南部)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起,历任河南兰仪同知、江苏淮安知府、淮徐道、江南副总河、江南河道总督等职。在任期间,深入治河工地,调查考察,与役夫同甘共苦。他所主持的曹州堤坝、郭家房堤坝、倪家滩疏浚等工程,发挥了拦洪、泄洪作用。为政清廉,贫寒终生,嘉庆十七年积劳病卒,赖人膊赠,始毕丧葬。著有《安澜纪要》、《回澜纪要》。
威寥生
威寥生(约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三十九年任四川副主考,四十二年任河南正主考,旋调云南学政。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府知府,升福建盐法道。五十六年出任福建按察使。次年冬卒于任。为人风流惆傲,喜饮酒,好谐谑。但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居京期间,购得曹雪芹《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1篇,后人称为“戚本,',成为研究《红楼梦》重要版本之一。著有《笠湖春墅诗钞》5卷。为人风流惆傲,喜饮酒,好谐谑。但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居京期间,购得曹雪芹《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1篇,后人称为“戚本,',成为研究《红楼梦》重要版本之一。著有《笠湖春墅诗钞》5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沈铨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唐,新市镇人。擅长绘画,所作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晚年更精松鹿。清雍正九年(1731),应聘赴日本传授技法。一时学者云集,临摹仿效,形成花鸟写生画派,对日本画坛影响颇大,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传世之作有《秋花狸奴图》、《盘桃双维图》、《五伦图》、《百雀图》、《锦鸡秋花图》、《梅花游鸭图》、《松鹿图》、《芦雁图》等。
胡渭
胡渭(1633~1710),字(础)明,晚号东樵,明崇祯六年生于德清县北界文昌坊(今广场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撰《一统志》,聘为协修,广泛接触地方志乘。三十六年,撰《禹贡锥指》2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说:“《尚书》里头的单篇,最复杂的是《禹贡》,胡(月出)明著《禹贡锥指》,是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其中导河一章,博考精思,对后世研究黄河变迁颇有价值。此外还著有《易图明辩》、《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御书“耆年笃学',4字赐之。五十三年正月初九卒。
骆文盛
骆文盛(1496~1550),字质夫,号两溪,武康人。少年丧父,发愤读书。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严蒿掌权后,借病辞职,筑屋于石城山麓,读书自娱。善作文,尤擅诗,风格冲淡,时称骆五言,著有《两溪集》、《武康县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陈霆
陈霆(约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新市镇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针对明孝宗被庸医误诊致死一案,书呈《大王当张瑜科参》,遭张瑜同党刘瑾陷害入狱。五年,刘瑾被杀,复官刑部主事。翌年出任山西提学金事。不久辞官归家,隐居新市清山,从事著述。嘉靖中屡次征荐,均辞谢。著有《德清县志》、《仙潭志》、《两山墨谈》、《、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水南稿》等12部。
管道昇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后,册封魏国夫人。元延裆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吴潜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安徽宁国,随父徙居新市。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状元。历仕浙东安抚使、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淳祐十一年(1251)拜右承相。贾似道当权后,因政见不合落职。景定元年G260)贬循州,被贾似道党羽刘宗申毒死(德枯元年昭雪),归葬德清县北张家山。吴氏故居在新市状元桥南吴家园。吴工词善文,有《履斋遗集》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其诗余激昂凄劲兼而有之,在南宋不失为佳手。杂文虽所存不多,其中如《与史弥远》诸书,论辩明晰,犹想见岳岳不挠之概,是固不但其人品足重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赞宁
赞宁(9I9~1000,俗姓高,祖先渤海人,隋末迁居德清,后梁贞明五年生于金鹅山。后唐天成三年(928)出家杭州灵隐寺。清泰元年(934)入天台山受具足戒。曾研习《四分律》,尤精《南山律》,时人称为“律虎”。吴越王钱俶闻其名,署为本国监坛,两浙僧统。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亡,宋太宗召询于滋福殿,赐号通慧。七年,充翰林史馆编修,奉诏撰高僧传。端拱元年(988)完成《大宋高僧传》30卷,《大宋僧史略》3卷,《内典集》152卷,《外掌集》49卷。后历任左街讲经首座,西京教门事,汴京右街僧录、左街僧录。威平四年卒,溢圆明大师。除研究宗教外,还工文善诗,博识诸物,著有《物类相感志》、《笋谱》、《通论》等书。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武康人,故居武康西郊(今清河桥村)。早年参加诗僧皎然在湖州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次年赴长安应进士试,不中。九年再应试,又不中。十二年第三次赴考,始中进士。作《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欣喜之情。十六年到洛阳参加锥选,出任漂阳县尉。任职期间,常乘驴带吏,遨游县南名胜投金漱、平陵城,放情山水,日落方归,公务多废。县令派假尉代职,分其半俸。二十年毅然辞官,奉母寓居常州。元和元年(806),故相郑余庆为河南尹,荐郊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居洛阳立德坊。九年三月,郑余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荐其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八月十九日赴任,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友人张籍等私溢为贞曜先生。  郊为人耿介倔强,仕途失意,坚持操守,贫寒终身。其诗有盛名,人称苦 吟诗人。所作乐府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后人传诵。韩愈称他为继陈子昂、李白、杜甫之后的优秀诗人。同代诗人李观在《与梁肃补阙书》中说:“郊之五言诗,其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李肇《国史补》说:“元和以后,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可见孟诗在诗坛上的影响。北宋宋敏求编《孟东野诗集》10卷行世。南宋景定三年(1262)武康县令国材、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县秦禾都题词作序,并用宋敏求本重版印行。
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武康县余不乡人。少时家境贫困,立志读书,昼夜不息。其母恐积劳成疾,常减油灭火,促其早睡,但灭灯后,他仍背颂不辍。南朝宋末,管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市,至尚书度支郎。齐初,任步兵校尉管书记。时常和范云、萧琛、任(日方)、王融、萧衍、谢(月兆)、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隆昌元年(494〉任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曾登金华婪江北岸的玄畅楼,赋诗8首,时称绝唱,后因此更名八咏楼。齐明帝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中兴二年〈502)萧衍任相国,进爵梁王。他和范云共劝萧衍称帝,及衍(梁武帝〉即位,官尚书右仆射,封建昌侯。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太子少傅。天监十二年闰三月卒,溢曰隐,葬商村(今下舍乡群益村百子堂)。平生俭朴,喜欢典籍,藏书2万卷。和谢( 月兆)等人所作诗歌,句式工整,注重声律、对仗,世称永明体。在音韵研究上,倡导四声八病说,将平上去入“四声"和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八病”用于诗律。著《四声谱》(已佚),自称“入神之作”。所作乐府《临高台》、《夜夜曲》及《咏青苔》、《六忆》等诗,婉转动人,颇具情致。齐时敕撰国史,兼著作郎,著《齐记》20卷。又据何承天、徐爰诸家宋史旧本,撰《宋书》100卷。梁时撰《梁武纪》14卷、《梁仪注》10卷。所遗诗文,后人辑为《沈隐侯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4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地区
沈充
沈充(?~324),字士居,晋代武康人。少习兵书,深得王敦器重,荐为参军,任宣城内史。永昌元年(322),王敦上表讨伐刘隗,沈充招募徒众响应,被任为大都督,统率东吴军事。太宁二年(320,王敦阴谋篡位,约沈充共同起兵,敦兄王含亦催促沈充会师。晋明帝闻讯后,特派沈祯劝阻,但沈充拒劝,率部1万余人兼程北行,与王含会合。战争中,沈充败绩,逃入故将吴儒家,被吴所杀。葬武康县北上费村。充家室富裕,曾在龙溪(今钟管乡西南)铸小五妹,世称沈郎钱。又广蓄歌妓,所作《前溪曲》7首,流传甚广。后前溪成为南朝习乐场所,到唐代尚有数百人学习,旧传江南歌妓,多出于此。
  姜彬
原名承阳。民间文学研究家。1939年参加革命。后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工作。后任华东新华书店职务,又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作协上海分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等职。著有《中国古代歌谣散论》、《扬风集》、《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中国民间传说故事试探》、《晨昏集》等。
周朝俊
明代戏曲作家。字夷玉,仪玉,又《万锦清音》选《红梅记· 鬼辩》一出,题周公美撰,故分美似也为其字,浙江鄞县人。诸生,少有才,善词曲,作有传奇十余种,今只存《红梅记》一种。昆曲折子戏《脱阱》、《鬼辩》、《算命》等皆出自《红梅记》,又孟超新编昆曲.《李慧娘》也即据《红梅记》改编而成。
  叶宽祖
(1566-1641) 明代戏曲作家。字美度,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外史,槲园居士,紫金道人,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卒于崇祯十四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新会知县,历官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因不肯趋附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三年(1630)起复,补南京刑部主事,出守顺庆,升辰沅备兵副使,转四川参政,改广西按察使。诗文有《白云初稿》、《白云续集》、《青锦园集》、《青锦园续集》、《蜀游草》、《大易玉匙》等,戏曲有传奇六种,杂剧二十四种,今存传奇两种,杂剧九种,其中《宝剑记》、《金锁记》传奇有昆曲中皆有折子戏流存。
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975年),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日本学习军事。 赴日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这 一期间,结识陈其美等。年底回国。次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 堂,学习炮兵。三十四年春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由陈其美 介绍,加入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活动。宣统二年(1910年)冬毕业后, 人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当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爆发后回 国,受已任上海都督的陈其美的派遣,率先锋队百余人赴杭州,参加 光复浙江的战斗。随后任沪军团长,与陈其美及师长黄郛结拜为把兄 弟。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宣告成立中华革命党,他被派往上海、哈 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 华革命党解散,他居上海,同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有来往。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后,他于1918年至广州, 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第二支队司令,驻福建。因受 排挤回上海,与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的生意。1922年,粤军总司令 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在永丰舰避难。蒋闻讯赶到广州登舰护卫四十余 日,得到孙中山的信任。1923年 2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长。 8月赴苏联考察,回国后满口革命词句,得到孙中山的器重。1924年 国共合作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他在军校,培 植个人势力,支持反共分子成立孙文主义学会,打击共产党人和左派 学生。他组织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东征讨伐陈 炯明等战斗,获得声誉。1925年 8月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0 月,率师进行第二次东征,歼灭陈炯明叛军。1926年 1月当选为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监。1926年 3月 制造“中山舰事件”, 5月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和排斥共产党 人。1926年 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在共产党 的推动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打垮了军阀孙传芳和吴 佩孚的部队,光复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省,并继续向浙江、江 苏、安徽、河南进军。在北伐胜利的形势下,他的个人独裁野心也进 一步膨胀。 12月,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但蒋主 张迁往南昌,企图直接控制。随后又唆使暴徒在江西、安徽制造一系 列反共事件,肆意破坏孙中山制订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大政策,并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发动“四一二”政变, 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 4月18日, 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立。 6月取得冯 玉祥的支持,于 7月实现宁汉合流。后因在同汪精卫、李宗仁等派系 的矛盾中处孤立地位,被迫于 8月下野。12月,抛弃妻妾,同宋美龄 结婚,从而通过宋氏家族和宋美龄的姐夫孔样熙家族,加强了同美国 的联系。1928年 1月,重任总司令。 2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4月,与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组成四个 集团军北上,战胜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对中国北方的统 治。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为实现个人独裁,蒋 介石企图裁减冯玉祥等异己势力的部队,加剧了同他们的矛盾,接连 发生蒋桂(李宗仁系统)战争、蒋冯战争、蒋冯阎(锡山)战争。他凭借 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资产阶级的支持,采用收买拉拢、分化瓦解等? 手段和军事上的优势,逐个战胜各派武力,又击败汪精卫、胡汉民等 派系的对抗,巩固了独裁统治。 1930年12月至1931年 9月,蒋介石调集大量军队对江西、湘鄂 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三次“围剿”,都告失败。“九一八” 事变后,他奉行不抵抗政策,阻挠军队和人民抗日,致使东北地区迅 速沦陷。他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面在日本侵略者面 前节节退让,一面又于1932年 6月对工农红军实行第四次“围剿”, 失败后又于1933年10月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经一年 激战,红军被迫突围长征。蒋介石又派兵进行围追堵截,并继续“围 剿”陕北等根据地。1936年12月12日,奉他之命在西北“剿共”的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毅然将蒋介石扣押,实行兵谏,逼他抗日。在 中共和各方调停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他被迫停止“剿共”, 停止内战,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形成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先后在上海、南京、 晋北、徐州、武汉等地同日军作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速战速 决、灭亡中国的妄想。但由于他实行不发动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的路 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因而不能抵御装备占很大优势的日军,华 北、东南和华中大片国土失陷。1938年10月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抗日 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汪精卫等叛国投敌。蒋介石仍表示要继续抗战, 但又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感到不安,乃实行溶共、 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并不断制造摩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英、美等同盟国推举为中国战区最 高统帅,派中国远征军到缅甸,与英美军队联合对日作战,打通了中 印公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一面依靠美国将其远在西南和西北大后 方的军队运往沿海地区,同时命令日伪军在原地守备,以阻止在敌后 坚持抗战的人民军队收复国土;一面同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在重庆 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但随即以“接收主权”为名,大量派兵 到东北,抢占战略要地。1946年 6月,他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和政 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妄图在三至六个月内消 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在遭到人民解放军的坚决还击后,于次年被迫 改为向山东和陕北两地重点进攻。在其主力屡屡被歼后,1947年 7月 转入战略防御,至1948年 8月又转入重点防御。从 9月起,在辽沈、 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他赖以发动内战和维持统治的主力基本被消 灭。1949年 1月,他被迫宣布“引退”,但仍在幕后操纵。 4月,他 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谈判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乃渡过 长江,向全国进军。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 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独裁统治终结。12月,蒋介石退据台湾。此后,他 以“反共复国”来维持在台湾的统治;但又反对“台湾独立”、“两 个中国”,保持了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1975年,病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论坛

GMT+8, 2024-5-19 07:43 , Processed in 0.11654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23 外贸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