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免费发布合法广告和外链的外贸论坛

外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回复: 14

外贸形势今非昔比,外贸教师该干什么?

[复制链接]

6

主题

157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发表于 2008-4-25 0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在关注王老师、蔷薇蕾及wendyatfob等诸位的帖子。
      
      是啊,那么,蔷薇蕾,wendyatfob,你们有什么高招呢?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而学校教师大多一门心思评职称,东聘西凑些自己都看不懂的论文,哪有心思考虑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岗和更好发展啊!并且高校国贸专业研究实务方向的老师地位很尴尬:要么放弃职称,真正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赢得学生的永远尊重,但于自己职业发展上却难见起色;要么趁年轻,多写点儿一般人看不懂的文章早点评完高级职称,然后开始经营自己的名利,开始低级走穴.
     
      不是学校和老师不知道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渐行渐远,老师也是人啊.
     
      所以,我呼吁中国里的全职或兼职外贸教师,以及对兼职教师有兴趣的外贸从业人员,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 本帖最后由 keven713 于 2008-4-25 03:10 编辑 ]
        
友情提示: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支持!
  • A.出于对楼主的尊重以及版规要求,请礼貌回帖,请不要纯表情、灌水、重复内容刷屏和广告。
  • B.本论坛禁止发表一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言论。
  • C.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原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401

帖子

8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1
发表于 2008-4-25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提问很好,谢谢楼主对我的关注。
我个人看到许多的外贸专业毕业生进入外贸企业不如别人做过两年的高中生,很令人痛心。有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受到过良好的训练,起码不会在上岗时遭遇到不如工作两年的高中生的状况,如计算机、电子、财务、外语等专业。
而外贸与其他学科类似,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样一门学科教出来的学生最终的文凭价值仅相当于一个上岗证的水平,实在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认为关键在于办学或办此专业的最初的教学设计问题。本课程的老师最初都是从有外语基础的经济学那里找的,然后这些老师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专业应该这样那样。但实际上经济学与外贸实践相差实在太遥远了。所以,我一直认为这类学科的老师应当是有实战经验及实战业绩的人担当。
可是,这又与大学的规制相冲突,因为在大学教书的老师一般毕业就在学校,与社会基本隔离,而其他社会上的人是很难进入大学课堂重拾教鞭的(像我这样的也只能是兼职做,以后事情忙了还不一定能继续呢)。
而在实践中,遇到的案例以及状况远远超乎学校里的那些内容。
比如今天外贸形式严峻,显然出口将要成为“昨日黄花”,而我们的教材仍然都是以出口为主导来设计的,或许十几年都不会改变(中国出教材就是这么慢,而且质量还不高)。这样会更加耽误学生们。
两周前,我去参加中欧双边贸易学术交流会,发现大家也都浮在国家的总体历史数字上,没有人意识到中国出口形式的严峻性,因为文章都是去年末开始写的,可能早了一点。
总之,就目前状况而言,教师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结合现实的状况加点东西。不过,是否学生愿意听也可能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班上的学生许多不是做外贸的,说听起来很抽象。全日制大学生恐怕更加为难了,因为多数根本未曾工作过。
我一直在想教材应该至少要进出口兼顾才可以,以免学生将来面对工作更加不知所措。
但是,个人的呼声实在太小了,社会实在太大了。一切都只能随它去了。说多了,还招人白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

帖子

5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08-4-25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现在RMB升值给很多外贸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订单少了,甚至听说东莞那边很多给外贸公司加工的企业关门或转产了。我做外贸的同学(在上海)好几个都想转行。所以我也在想外贸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工资也越来越低,以后这个专业还有没有竞争力?我们教外贸课程的老师要怎样面?
我们学校现在一直在强调实训,都建了两个模拟实训实验室,一个是世格的SIMtrade,另一个是仿真模拟操作(不是上机而是组织学生实战演习,从双方坐下来谈判开始到最后结汇整个过程)。即使如此,好像还是不能解决教学与实践的矛盾。所以最近有人提议,学校可否组建一个自己的外贸公司?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不过我觉得这样很不现实,而且成功的概率也很小(我是上海外贸毕业的,在校时听说以前学校有自己的外贸公司--以前提倡校办工厂、公司,但是失败的时候比成功的时候多)。不知各位老师所在学校有没有比较好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7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在想,中国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高人,如何能将中国中零散的问题变成相对系统化,能用于课堂教学的类似于讲义之类的东西.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传统教材太理论化,有些的确是脱离实际的,另一方面,中国上面的一些精华帖子虽好,但太零散,而且没有体系,对于在校生而言,可能加入论坛也会感觉云里雾里的.
简单点说,就是怎么能把中国的东西引入教学.大家可以探讨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02
发表于 2008-4-26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在#4楼的说法, 提炼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4251

帖子

88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34
发表于 2008-4-29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目前外贸教师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个人始终坚信一点,教师队伍的存在是必要的。
做外贸,同样是做人。外贸基础知识和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来积累,但做人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506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发表于 2008-5-2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6楼的观点,突出实际性环节的教学是重要的,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0

帖子

11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19
发表于 2008-5-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啊
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是能讲会做的
这样才能对得起学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7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的 ,请注意:千万别在此做广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08-5-4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准备做外贸
今年刚刚毕业
我觉的不是外贸不好了,是以前太好了
我们要从一个出口型国家调整成一个进口型国家
外汇储备太多了
出口的冬天就要到了
不过我相信只要坚持住
我们回等到春暖花开的
而且我们还可以做国内贸易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08-5-9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国内的外贸教学说到底还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安排, 教材陈旧, 教法呆板, 教师队伍真正能"理论&实践"集大成者凤毛麟角, 且人才严重不流通. 这个是国家体制机制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也是中国诸多社会、体制问题的一个典型表现, 我们个人真的无能为力.
个人认为, 我们现在讨论的焦点与其老是隔靴搔痒的发发牢骚, 还不如好好劝导学生自己能主动"多元化"自学, 大力发展有质量的网络视频教学和一些社会社团的自主实践活动,毕竟大学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充分的学生自学保障; 还有,中国目前有为数不少的民营高校, 他们较国营单位来讲显然要自主灵活的多,可以鼓励他们多聘请些像"王老师"这样的精品教师, 抑或其他社会外贸从业人士, 教学也完全可以公开化, 甚至商业化. 我想对于正值"当学之年"的莘莘学子, 决不能坐以待毙, 在一棵树上吊死. 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格外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7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的有见地.我发起本贴的目的可能被以上有些福友误解了.我的本意是:既然选择教师行业的人大有人在,总不能看到外贸形势如此变化还拿学生当傻瓜,成天讲些不着调的东西,还怨学生学不会.其实,传统的教科书根本没法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充其量,也就对一些基础知识知不知道起作用.
比如说吧.有些按中文教材翻译的双语教材叫"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但学过这门课程的诸位,你们在这门课程里学会操作了吗?诚然,大学里是有象"王善论老师"这样的屈指可数的好老师,但毕竟数量太少,比起几乎所有大学都有"国际贸易"这个专业的现状,数量少的可怜.也难怪很多企业不招收应届毕业生.
我的主题是:在现在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有师德良心的老师,应该怎样尽可能帮学生解决不会的实际问题.FOB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何让这些东西更有效的让课堂里的学生接受,这是我所要表达的根本意思.
楼上的所说的确反映了一个现状,现在高校厌学之风盛行,作为一名教师,有时候看着十分着急,但却实在没办法.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教授一些实用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08-5-10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小生代所有上进的学子先谢过了!
   其实对国内的高等教育这两年一直都骂声不断,所谓的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们也没少就此调研,然似乎问题都清楚,人人也能见仁见智地说几句,但真到落实上来却比登天还难,这其中除了先前我们讨论过的教学体制弊端外,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几年高校变形的“产业化”浪潮也助长了许多不正之风和暗箱操作。就那鄙人念过的某三流大学来说吧,这些年校领导一直忙着“评建”,老师们专注于“职改”,以致面子工程越搞越大,人心浮躁教学马虎。学校亦为了迎合地方势力,许多指标政策也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毕竟是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产业化” 不能不兼顾地方利益。 这一切做的后果就是初衷上学校已经变相演化为一个“企业化机构“,而非“学术性机构”,很多做法,根本上——都是以牺牲学生的时间为代价的(因为这个成本很难量化审核,也就最容易作弊和缺失),所以普遍的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已然不可避免。 说白一点,在大多数学校里 ,学生真的很无辜,因为一开始,客观上,老师根本就不会给他们好好教。
那么学生该怎么办,我认为在先行教育大环境下,学生也不必奢求“面面俱学”, 如果是学国贸的,本科阶段索性不要太“实惠”,与其为了迎合就业学些枯燥空洞的“实务”,还不如扎扎实实的多研读些基础理论为上。因为毕竟理论的基础是能力的前提,这点可能一时难以体现,但终究会在一个明显的时间段里发挥出来的。
好了,最后奉劝诸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更要有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3

帖子

10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发表于 2008-5-10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看过一篇文章,叫《次贷升值阴影下的广交会》,文章说得很有道理,次贷危机使得欧美出口市场出现了萎缩,“美国人的腰包瘪了”;而人民币升值,则让国内的生产厂商成本大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订单的丢失使得出口越来越难做,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的上涨逼迫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型,甚至转移迁址,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广东的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或倒闭或缩小规模或迁移,导致广东的产业面临空洞化的危险,所以,也有人提出“广州的模式正成为昨日黄花”。
应该说广东是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的典型之作,它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的进出口来说应该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这实际上给我们高校的外贸专业教师很多启发,教书育人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如果是以书为本,本本主义,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探索,那这种教学肯定很失败。
现在很多的国际贸易教材确实跟实际脱离太多,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出口为主的思想,其实如果反过来思考,我国的市场这么大,很多的跨国企业争先进入我国市场,这表明我们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跟别人竞争的,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好好思考思考进口的问题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好自己国内这么好的资源而要去利用低廉的劳力高耗电资源去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呢?郎咸平写过一篇文章,阐述中国当前的八大经济危机,里面就讲到硬一元跟软三元的问题,我们国家目前还停留在压缩制造成本、原料成本、劳工成本上面,而国际产业巨头则大把大把的从软三元(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叫做软三元)捞利润,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进出口实际上同样重要,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应该从整个国际产业的大环境去学习,出口要与进口结合起来,要有个宏观的思路。
人民币升值是一个趋势,包括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等这些金融问题,都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强大,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所需要走的路,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做什么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将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去外面投资,这给我们外贸教师一个启发,那就是国际投资这部分的内容在整个国际贸易的课程里,或许将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7

帖子

16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65
发表于 2008-5-28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在外贸公司做了四年外贸转行回高校当老师的。对于上述大家讨论的问题,说真的,在现在中国这种教育体制,特别是人事职称体制下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为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我校也建有南京世格与对外经贸大联合开发的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包括外贸实务基础教学系统Practice、单证实务Doc、练习系统Training四大模块。鉴于电子模拟实训平台的缺陷,在本人牵头下又建了一个全程实景操作的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最后还与一些外贸企业联系,送学习到这些单位实习。但是,总体来说,效果对于本人来说还是不理想(尽管校领导很满意,但是对于本人一个有着实战经验的人来说,才会真正知道学生与现实外贸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曾偿试想过以学校的名义组建外贸公司,但是平时的业务谁去操作?这个问题还好解决,问题是公司赢了,只要利益分配得当,当然皆大欢喜,问题是做亏了呢?学校还会勇于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吗?再有,有利可图之时,工作人员把客户带跑,另立门户,,,这又将如何控制?........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根本没法解决上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论坛

GMT+8, 2024-6-1 13:17 , Processed in 0.10811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23 外贸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